动态信息
亚游九游会文稿 基于城市体检的北京人居环境建设进展和思考
发布时间:2024-01-15

  亚游九游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心系首都建设和发展,多次考察北京,作出系列重要指示,为关系首都长远发展的重要规划、重要事项把关定向。

  2014年2月,习在北京考察时提出,要明确城市战略定位,坚持和强化首都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深入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2017年2月,习主持召开北京城市规划建设和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北京城市规划要深入思考“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个问题,把握好战略定位、空间格局、要素配置,坚持城乡统筹,落实“多规合一”,形成一本规划、一张蓝图,着力提升首都核心功能,做到服务保障能力同城市战略定位相适应,人口资源环境同城市战略定位相协调,城市布局同城市战略定位相一致,不断朝着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目标前进。习指出,“城市规划建设做得好不好,最终要用人民群众满意度来衡量。”要坚决维护总体规划严肃性和权威性,健全规划实时监测、定期评估、动态维护机制,建立健全“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的城市体检评估制度,建设没有“城市病”的城市。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明确了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发展目标,并明确提出建立城市体检评估机制。这些都体现了北京市委市政府把落实习的指示积极转变为具体的行动,强化了“以人为本”的规划和发展理念。

  2018年,北京在全国率先开始进行城市体检评估工作,通过城市体检评估,对总体规划实施情况和城市发展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动态维护,已成为新时期首都规划治理体系中融贯各级各类规划意图、联动多层多元治理主体、连接前向后向工作闭环的关键环节。

  联合国在1976年的《温哥华宣言》中首次提出了人居环境这一概念。人居环境被认为是人类社会的集合体,包括所有社会、物质、组织、精神和文化要素,涵盖城市、乡镇或农村。在中国,吴良镛院士对人居环境这一概念进行了深入诠释,他提出从社会、经济、生态、文化艺术、技术等方面综合地考察人类居住环境,由此创建了立足于中国实际的人居环境科学理论的基本框架,同时涉及建筑学、规划学、地理学、生态学等很多学科。现在,我们认为人居环境就是与人类居住、生活和生产活动有紧密关系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总称,而城市人居环境包括社区环境、出行环境等影响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

  那么,什么是良好的人居环境?我们可以观察一下世界各大机构评选出的宜居城市。

  墨尔本位于亚拉河畔,城市绿化率达40%以上,共有400多个城市公园,享有“花园之州”的盛誉,涂鸦艺术也非常出名,其让整个城市充满了现代活力,与维多利亚古典建筑遥相呼应,给这座城市带来了无限生机与艺术美感。

  维也纳位于阿尔卑斯山脉东北麓,大片森林环绕,多瑙河流经市内,造就了这座古老城市山水相映的独特自然风光。维也纳也是古典音乐的圣地,保留了各具特色的历史建筑,还拥有众多现代艺术景观,实现了古典历史文化与现代城市生活的完美结合。

  新加坡也是花园城市,并且尤其重视住房保障,同时还考虑不同区域内的职住平衡,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

  东京是超大规模、人口密集的大都市,它非常重视城市安全韧性的营建。东京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频发,因而韧性城市建设对于其至关重要。东京制定了一系列防地震等自然灾害、维护公共治安的应急预案,提高建筑抗震抗灾的等级,并加强基层社区韧性建设,弥补社区管理短板。此外,东京非常重视轨道交通的发展。东京首都圈已建立起完善的轨道交通体系,还拥有高质量的设计与服务水平,如地铁换乘比较便捷、内部有行李架和高低不一的扶手、上下行双向电梯设置以及女性专用车厢等,这些都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纽约、伦敦都是文化多元的现代化国际性大都市,适合来自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市民在此生活。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总结各个城市人居环境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可以为北京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提供有益启示。

  第一,城市更安全。从四个方面来看,包括日常生活的安全性,抵御洪涝等灾害的安全性,保证城市生命线运行的安全性,保障居民食品和药品的安全性。

  第二,生活更方便。首先,要建设紧凑混合的社区;其次,要为人们提供丰富多样的公共服务设施;再次,要提高交通的运行效率;最后,要合理控制人口规模。

  第三,环境更宜人。具体来看,包括维护城市的自然环境、营建良好的人文环境、控制各种污染对居民的影响。

  第四,社会更和谐。我们要创造包容和公正的社会环境,创建共享的城市发展机制,尤其要关注的生存和发展。要做好人居环境提升工作,将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与居民个体的需求相结合,从居民的意愿出发,建设人民满意的人居环境。

  进一步梳理评选世界宜居城市的指标体系,我们可以提取出来一些共性的宜居要素:一是社会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二是涵盖了医疗、教育、商业、娱乐等的公共服务设施;三是涉及文化氛围、邻里关系等的社会和谐性因素;四是交通的便利性;五是环境方面,包括环境的舒适性和健康性。当然,还有一些其他要素,不过我们在这里将重点放在国际宜居城市的共性上,这也是北京建设良好人居环境、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必须具备的品质。

  第一,指标体系的结构。指标体系的结构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其一,系统型。根据领域划分,由构成人居环境的子系统组成,结构清晰,涵盖内容全面。根据政府部门划分,部门通常是与政府职能有关的组成部分,如住房、交通、娱乐设施等,因此能够为政府机构评估绩效提供依据。根据问题划分,通常是与地方长期发展目标有关的具体问题,如雾霾问题亚游九游会、创造就业、犯罪和安全等,这样便于有效地与公众沟通。其二,目标导向型。目标刻画了城市期望达成的可量化状态。有助于识别直接连接指定目标的指标,并且能够评估城市完成目标的进展。其三,逻辑结构型。建立在某个现象产生的原因、过程和影响的理论依据基础上,能够阐释不同指标之间的联系,并且预测政策可能产生的影响。

  第二,人居环境集成方法。那么,不同维度的指标构建成体系后,如何评价、如何汇总?这里有三种方法:一是通过机理研究综合阐述人居环境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二是价值化评价,包括经济学方法、实体指标与心理指标的综合化方法、基于社会合意的评价方法;三是空间上综合集成,划分不同人居环境类型区。

  第三,不论是北京市,还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城市体检上都采用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方式,既有大量城市运行客观指标的采集,又纳入了居民主观感知。从城市居民心理需求出发建立指标,将主观感受与城市实体对接起来,由居民对相应的实体指标进行满意度评价,形成“以人为本”的评价结果。

  从城市体检的技术方法路线来看,在客观指标采集方面,包括生态环境数据、居住环境数据、生活环境数据、出行条件数据、城市管理数据等,通过系统地解析、评估,获得客观指标的状态、趋势、规律以及机制。在主观数据采集方面,通过调查问卷、市民热线等方式,获取人们的出行行为、购物行为、居住行为、宜居性的满意度评价和幸福感,并且获取对应的人的年龄、性别、职业、学历、收入、户籍等信息,综合起来交叉分析,从而得到人群的行为特征、状态、感知、意愿。客观分析结果和主观分析结果相结合,共同监测评估城市发展各个部门的问题与进展,进而得到解决“城市病”的方案,这就是城市体检评估的技术方法路线。

  在北京的城市体检中,我们在主观部分调查了人居环境的民生感知。以人居环境理论为基础,基于“小样本问题发现、大样本规律总结及文本验证”的分析思路,采用问卷调查和12345市民服务热线两套数据进行分析。一方面,通过对居民满意度进行线上问卷调研,比较不同维度满意度得分及人群差异、空间分布差异。另一方面,采用机器学习方法对市民诉求文本数据进行分类,并通过词频分析、空间统计等方法,比较不同维度诉求数量差异,识别该维度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分析各维度诉求的空间差异。通过这两个方面来识别人居环境建设的优势与短板,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在问卷调查方面,我所在的团队从2005年开始进行北京宜居城市评价追踪调查。2018年以后,我们开始进行北京城市体检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主体内容围绕居民的“七有”“五性”展开。“五性”,也就是便利性、宜居性、多样性、公正性、安全性。“七有”,即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第一,从“五性”来看。生活便利性又分为三个二级指标,分别是出行、消费、休闲娱乐的便利性。出行便利性的指标包括步行环境的满意度、骑行环境的满意度、公交等候时长、公交换乘、道路通畅性、小汽车停车的方便性、通行时间等,这也反映了我们对居民出行最为迫切的问题的关注。消费便利性包括对日常就近购物、大型购物设施、文化设施的方便性的关注。休闲娱乐便利性主要关注的是居民对社区体育场地和周边公园绿地方便性的满意度。生活宜居性包括自然环境宜居性、空间品质宜居性和社会文化环境宜居性。在自然环境宜居性方面,对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噪声污染、街道卫生等方面尤为关注。在空间品质宜居性方面,主要关注的是开敞空间、亲水空间、人口密度、小区垃圾分类水平和老旧小区改造水平等。在社会文化环境宜居性方面,更关注居民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历史建筑与传统民居的修复与利用,以及对居住区邻里关系状况的评价。生活多样性包括工作机会多样性、市场环境多样性、文化多样性三个方面。在生活公正性方面,主要通过住房保障水平来体现住房公正性。生活安全性包括社会治安、道路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内涝积水、紧急避难场所等。

  第二,从“七有”来看。幼有所育体现在婴幼儿托育服务设施和儿童户外活动场地两个方面。学有所教通过中小学就近入学的满意度来体现。劳有所得通过人们对收入的满意度来体现。病有所医体现在综合医院急诊就医的方便程度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水平两个方面。老有所养体现在老年食堂饭桌和社区的养老设施两个维度。住有所居下设四个指标,分别是居住区的物业管理水平、住房质量和维护水平、房价可接受程度、房租可接受程度。弱有所扶体现在盲道占用、无障碍设施两个方面。

  此外,调查问卷还包含居民幸福感、生活满意度、职住通勤特征和社会经济属性等内容。

  12345市民服务热线是北京市委市政府设立的服务热线,前身是“市长电话”。通过持续整合全市分散的热线资源,增设企业服务热线,形成面向企业群众的“一号响应”机制,负责统一受理诉求并协调、督促诉求办理,解答咨询。我们从2020-2022年这三年的市民服务热线数据中获取了与城市建设有关的诉求内容,并对其进行重新分类整理,具体包括五个方面,即交通环境、自然环境、安全环境、生活环境、住房环境。

  北京市2022年城市体检社会满意度调查围绕“七有”“五性”领域,设计49项指标,成为真实测度城市宜居性与居民获得感的“民心温度计”。可以看到,2022年北京“七有”“五性”的总体得分为78.18分,满意度持续提升。这是北京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成效之一。

  随着生态环境的持续优化,环境宜居性评价大幅提高。这主要体现在居民对空间品质宜居性中的开敞空间、亲水空间的满意度较高,二者得分均超过85分。其中,开敞空间在2005年仅为54分,2013年增长至64分,2019年增长至74分,2022年达到85分,表明北京“留白增绿”“无界公园”等行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在污染治理方面,居民对周边水体洁净程度的满意度最高,达到85分,高于2005年至2021年历年的评价。

  居民对日常购物、休闲娱乐设施、公园绿地、文化设施、社区体育场地等服务设施评价都超过80分,日常购物、休闲娱乐设施评价相比往年持续上升。从2022年城市体检调研来看,在幼有所育维度下继续设置户外儿童活动设施这一指标的满意度得分为80分,相比2019年提升了约10分。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近几年在儿童友好环境建设、社区活动设施更新以及北京绿地公园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居民对社会治安、交通安全、突发事件应对、安全教育等方面的评价一直高于其他指标,并且现在仍然保持着较高的认可度。其中,社会治安评价达到88.5分,在所有指标中位居前列。同时,过去的一些短板现在也改善明显,比如,居民对紧急避难场所满意度评价在2005年仅为53分,而在2021年则达到85分。这也表明北京长期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安全风险防范意识,积极实施平安北京建设,在为首都发展保驾护航上得到了老百姓的广泛认可。

  从空间上来看,居民对中心城区的评价从2013年到2019年一直高于五环外地区。值得注意的是,在2013年,天通苑和回龙观是宜居各要素评价较低的两个地区,尤其是天通苑地区在城市安全性、出行便捷性和环境健康性等方面的表现较差。但在2019年,回龙观街道和包含天通苑南北街道的东小口地区的总体满意度得分都超过76分,超过了全市平均增长幅度,可见近年来对于回天地区的治理取得了良好效果。

  居民关于住房质量及修缮的投诉问题主要涉及加装电梯、房屋漏水、老旧小区改造、管道维修、加装保温层、墙体脱落等方面。同时,公共空间维护、物业管理、加装电梯等是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居民对物业管理水平、老旧小区改造、住房质量和维护水平、消防安全的满意度评价均不到70分,其中对物业管理水平最不满意。

  进一步来看,物业问题大体可分为四类,包括小区配套设施问题、物业管理问题、小区安全问题、小区清洁问题。其中,小区配套设施问题数量最多,达到22万条,占物业问题总量的一半以上,说明物业对小区配套设施的管理水平未达到居民的普遍认同。小区配套设施问题主要涉及小区的停车位问题、充电桩安装问题、灭火器损坏问题以及新能源汽车入库问题等;小区安全问题主要集中在消防安全方面,涉及占用消防通道、楼道堆放杂物、物业不重视消防安全、物业封锁高层消防门等;小区清洁问题主要包括清理蟑螂、蚂蚁、飞虫等;物业管理问题主要涉及物业乱收费、不作为等。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城中村、保障性住房居民的居住满意度相对更低,其中住在城中村的流动人口居住满意度最低。城中村为流动人口提供了廉价的租赁住房,但流动人口对那里的居住环境相对不满意。改善城中村的设施和服务,对于提升居民满意度有重要作用。为了满足流动人口对良好居住环境的需求,政府需要创新政策措施,如改造城中村和建设保障性住房。在保障性住房项目的开发中,需要关注居民就业可达性,尽量避免职住过度分离,因为与其他收入群体相比,低收入人群进行长时间通勤的比例最高。

  在居民问卷调查中,停车便利性自2013年纳入指标体系以来始终评价最低。对应12345热线的数据来看,停车便利性问题的投诉数量最多,占比超过36%,可见该问题确实是北京交通环境面临的比较严峻的一个问题。从词云图来看,停车场和车位不足、物业管理不当、收费不合理以及违章停车是引发有关停车问题投诉的主要来源。

  上述问题根据问题产生的原因可以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问题源自硬件设施的缺乏,主要体现在停车场、停车位配置不足,以及由此延伸出的停车收费问题、违章停车多发问题等。第二类问题来自管理的软环境方面,例如管理方式不当、管理力度不足等,这类问题还包括因停车问题所产生的物业与业主的纠纷、违法违规收费等。我们还筛选了2000多条有关地铁的投诉,通过语义网络分析得到词云图,发现在地铁工作人员服务、地铁站点规划、地铁基础设施、地铁换乘距离以及地铁口非机动车停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交通拥堵曾经严重困扰着北京居民,但近几年这一问题已有所缓解。目前,关于交通拥堵的投诉主要涉及路灯、信号灯、路障设置不当、清理维修不及时,以及因各种交通工具的不当驾驶行为引发的临时拥堵。路面垃圾堆放、路面清理和机动车违章等问题在词云图中较为明显地反映出来。一方面,由于城市规划和管理的不当,比如路灯、信号灯、停车位的设置不足,以及路面清理不及时等,给市民出行带来不便。另一方面,各类工程施工过程中占用道路,也给市民出行带来较多不便。

  在养老服务设施方面,对核心区居民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希望增加日间照料服务、提升助餐服务和专业的健康指导服务;老年食堂的菜品质量和菜品价格亟需监管和提升。社区养老驿站出现床位数量不足和空间不大等问题。此外,居民还认为驿站内部空间功能不丰富,并且迫切需要医疗、养老相结合的医养一体化服务。

  虽然在调查问卷中,居民对基础教育满意度评价不低,但在12345热线中涉及相关内容的诉求数量却较多。基础教育供给现在基本可以满足居民需求,而居民的主要诉求则涉及就近入学、幼升小、转学等。在12345热线数据中,居民对医院的投诉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挂号排队时间较长,二是床位紧张。

  总体来看,污染、噪声、雾霾等因素和生活便利性是北京市居民宜居满意度的主要决定因素。不同的家庭月收入、户籍和年龄等因素也对宜居满意度具有重要影响。这些方面也是我们未来建设良好人居环境应该重点关注的。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是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升级和基础设施改善。加快基础设施更新改造,加装智能传感器并实现联网,加快社区充电桩建设,加快社区群众文化活动场所建设,推动室内活动场所建设,满足社区内不同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二是改善和提升小区物业管理水平。明确物业管理职责,及时响应居民需求,及时安装、维护小区各项配套设施。与居民加强沟通并接受居民监督。政府也应协调社区管理、物业管理等多方关系,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三是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居民自治、社会力量协同的小区治理体系。建设环境整洁、管理有序、守望相助、共治共享的和谐家园。四是加大住房保障力度。结合各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住有所居的需要,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尤其应针对流动人口、新毕业大学生,重点推出公共租赁住房,在现有的城市吸引力基础上,增强北京市自身的城市黏性。

  一是提高公共服务设施品质,实现全民共享,这方面主要包括协调公共服务设施空间配置的公平性、完善教育医疗的人口服务保障、提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二是提高生活服务水平和质量,满足居民的多样化需求,重点是提高居民所在社区的服务质量,为居民建设方便的日常生活圈,完善社区养老设施和托育设施。三是推动交通智慧化管理,改善居民的出行环境,包括优化停车空间、完善公共交通体系建设、建立人性化的出行环境。

  一是维护城市的自然环境,让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要尊重城市发展规律,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促进城市空间的有序发展,构建连续稳定的生态系统,提升城市内绿化和美化水平,建设更美的城市。二是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提升城市健康水平。要推动对雾霾的常态化治理,重视对城市噪音的防治,加强水污染防治,提高居民环境健康参与意识,推进垃圾分类处理。三是提高宜居环境建设的针对性,包括为低收入群体提供更多开放的绿色空间,为老年人提供便于进入的绿色空间。

  一是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风貌、延续历史文脉,包括划定和修复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区,更新改造城市老城区,做好城市文化保护传承发展,推动中轴线申遗。二是挖掘城市内涵,塑造城市文化特质。要打造具有地域文化标识的城市形象,打造特色文化街区,建设具有文化特色的城市。三是倡导包容精神,提高城市多样性。要提高城市对不同文化的包容性,构建多样化的城市文化环境,促进城市文化的开放性。四是重视社区文化的营造,提高居民的社区认同感。要形成社区居民共享共建的文化氛围,构建方便的社区文化活动空间,加大社区文化的宣传力度。

  一是提高城市的应急减灾能力,预防突发性灾害,包括提高城市对洪涝等灾害的防范标准,提高城市对突发事件的预警能力,重视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完善城市应急体系建设。二是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保障城市生命线的安全运行,包括提高城市生命线的建设标准和质量,推进城市生命线的整体规划和建设,提高城市生命线的管理科学化。三是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防范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加强城乡社区安全防范工作,重视居民最为关注的食品安全、交通安全问题,加强安全防范设施建设。四是有效开展城市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居民安全意识,包括提高居民的风险防范意识,定期进行安全防范训练,重视的安全问题。

  一是对老年人、儿童和女性,要有精准配套的服务设施,建设儿童友好、老龄友好城市。二是对低收入群体和流动人口,要尽力满足其基本需求,为其提供有尊严的生活条件和上升通道。三是对年轻人、知识分子、创业阶层,要为其提供多元共享的环境和丰富有趣的生活方式,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从而增强城市活力。

  良好的城市人居环境应该带给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这也是对习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重要部署的回应。

[返回上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