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信息
亚游九游会2023年太原市生态环境十大新闻揭晓
发布时间:2024-01-06

  亚游九游会近日,太原市生态环境局评选出2023年度生态环境领域十大热点新闻,回顾那些值得记住的喜悦与振奋、荣誉与辉煌。

  去年12月12日,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召开。会议强调,全面落实全国、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更严要求,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加快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全面再现“锦绣太原城”盛景提供坚实生态环境支撑。

  会议指出,要全力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定不移实施大气污染防治“3456工程”,完善防治举措,细化工作任务,推动空气质量明显改善。要全力打好“一泓清水入黄河”攻坚战,坚持治污、调水、清淤、增湿、绿岸“五策”并举,推动水资源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灾害防御各项工作落实见效。要全力打好固废污染防治攻坚战,以“无废城市”建设为抓手,持续开展工业固体废物排查整治,加大土壤污染防治力度,全面加强固体废物综合治理。要扎实开展碳达峰太原行动,统筹好发展和减排,深化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加快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系。要持续推进生态修复治理和生态系统保护,科学推进国土绿化行动,加强生态修复治理,统筹优化生态、农业、城镇等功能空间,厚植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要优化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加强城市规划设计,有序推进城市更新,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打造宜居宜业宜乐宜游良好环境。要坚决守牢生态环境安全底线,加强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完善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和应急预案,强化生态环境领域数字赋能,提升环境风险防范水平。

  去年12月3日,由新华网主办、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支持的第九届绿色发展论坛在海南博鳌举办。在此次发展论坛上,太原市捧回“202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优秀城市”牌匾,太原西山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捧回“202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优秀示范区”牌匾。

  近年来,我市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深入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持续改善省城生态环境质量,在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上取得了成效。

  全域治山,加快构建山城交融的生态格局。不断完善近郊百万亩森林围城绿色生态系统,加快构建西北部远郊百万亩绿色屏障,目前全市林木覆盖率为41.96%,绿带环绕、森林围城。系统治水,着力打造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汾河画卷。全市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达83.3%,无劣Ⅴ类水体。强力治气,持续营造天朗气清生态环境。我市聚焦重污染天气、臭氧和扬尘污染等突出问题,治污、控煤、管车、降尘多管齐下,全方位、全链条、全天候加强大气环境治理,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综合治城,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城市。全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推进城乡环境、基础设施、交通秩序、市场秩序、市民素质、公益宣传等6个方面存在的23种乱象整改;积极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实施8个创卫专项行动;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推动了城市的有机更新。

  2023年3月17日,《太原市“十四五”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对外公布。规划提出亚游九游会,到2025年,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环境污染状况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系统自净与自我修复功能、稳定性显著增强,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力争全面建成“天蓝、地绿、山青、水秀”的美丽太原。

  规划明确,我市将实施七大攻坚任务:一是发展要更加绿色低碳。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负面清单)的约束,六城区范围内禁止新、改、扩建高能耗、高污染项目,协调推进减污降碳。二是打好蓝天保卫战。围绕减煤去煤、工业企业大气污染深入治理、机动车污染防治、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扬尘污染管控等展开攻坚。三是打好碧水保卫战。具体措施包括:全面提升污水集中处理能力和水平、推进农业农村水污染防治、全面整治河道和黑臭水体等。四是打好净土防御战。在强化土壤污染源头管控的同时,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等新污染物展开治理。五是综合防治固废污染。要全面实施“无废城市”试点建设,力争2023年年底前“无废城市”建设管理制度和技术体系框架初步形成,市场体系和技术体系建设初显成效,一批“无废城市”建设重点工程项目开工建设。六是全面推进生态建设。七是强化生态环境保护能力建设。

  据初步统计,2023年,太原市区综合污染指数为5.01,同比下降1.6%。

  过去的一年,我市紧紧围绕“治企、减煤、控车、降尘、能力、应急”六个方面开展全面攻坚,强化重污染天气应对,聚焦污染减排,强化措施落实,全力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科学组织实施空气质量保障专项行动,扎实推进各项攻坚措施。

  未经生态环境部核实的数据——六项污染物中,有3项污染物浓度同比下降,分别是:二氧化硫浓度11微克每立方米,下降8.3%;PM2.5浓度42微克每立方米,下降4.5%;PM10浓度80微克每立方米,下降3.6%。有1项同比持平,为二氧化氮,浓度40微克每立方米。有2项同比上升,分别是:CO浓度1.5毫克每立方米,上升7.1%;臭氧浓度178微克每立方米,上升1.7%。

  同时,“秋冬防”攻坚期间,我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明显。2023年10月至12月“秋冬防”期间,太原市市区优良天数76天,优良率为82.6%,优良天数比2022年同期增加6天;重污染天数1天,比2022年同期增加1天。

  2023年9月6日,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气候投融资平行论坛开幕。本次论坛主题为“气候投融资赋能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旨在搭建气候投融资经验分享、成果发布、对话交流和产融合作平台,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开展气候投融资,是全面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深化能源革命综合改革的重要抓手,是与世界各国、社会各界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太原市立足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和绿色低碳发展实际,坚持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推进,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深入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稳步推进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为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论坛上,国家、省、市相关部门领导,国际、国内知名院士专家,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代表,研究机构、金融机构、重点企业代表,深入探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金融解决方案,共商大计、共谋合作、共促发展,共同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献智献策。

  去年10月27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关于命名第七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公告》《关于命名第七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公告》,娄烦县获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太原西山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获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作为省城后花园、避暑清凉地、绿色大氧吧,娄烦县以绿色转型赋能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完成营造林10.65万亩,绿化村庄39个,绿化通道54公里,库周造林2.1万亩,全县林草覆盖率达75%,获得了全国绿化模范县荣誉称号。作为省城的水源地,该县坚持“水生态”保护与“水流失”治理相结合,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全部竣工,实施石峡沟湿地、汾河水库库周水环境综合整治修复工程建设,新增湿地面积4000余亩,两个国考断面水质常年达到地表水二类标准以上。多年来,该县大气环境质量位居全省前列,连续五年全市第一。通过大力实施清洁取暖改造等工程,累计完成农村“煤改电”24475户,2021年、2022年,该县PM2.5浓度均为19ug/m3,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近九成。

  西山地区曾是太原污染的重灾区。2008年开始,西山地区开展综合整治工程,通过全面关停搬迁污染企业、大力实施生态修复治理、持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绿色转型发展等一系列举措,累计治理破坏面1万余亩,造林绿化近20万亩,林木覆盖率由不足20%提升至86%以上,实现了从满目疮痍到“郁郁苍苍三十里”的华丽转身,涌现出玉泉山城郊森林公园、长风城郊森林公园、太原植物园等生态治理典型,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转化为生动实践。

  去年12月中旬出台的《太原市“一泓清水入黄河”攻坚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启动十大攻坚行动。

  一是开展雨污分流改造攻坚行动。深入开展雨污合流制排水管网改造工作,加快污水管网混错接改造、老旧管网检漏更新、破损修复改造等工程建设,开展源头排查治理,对源头雨污合流制排水管网进行改造。二是开展城镇污水厂提质攻坚行动。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安排,新建及现有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COD、氨氮、总磷达到九河复流再生水水质要求。三是开展入河排污口整治攻坚行动。开展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管理,加强入河排污口规范化管理,按月组织入河排污口水质监测,按照“依法取缔一批、清理合并一批、规范整治一批”的要求,分类治理,实现达标排放。四是开展汛期水质管控攻坚行动。五是开展太榆退水渠治理攻坚行动。六是开展杨兴河治理攻坚行动。七是开展河西南部退水渠和清水河治理攻坚行动。八是开展东、西暗涵治理攻坚行动。九是开展城乡黑臭水体排查整治攻坚行动。十是开展农田灌溉节水攻坚行动。

  去年6月3日,由市委宣传部、市生态环境局、市园林局主办的太原市六五环境日宣传系列活动暨“并州生态文明建设媒体行”启动仪式,在龙潭公园举行。

  2023年六五环境日的主题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活动仪式上,主办方倡议全社会行动起来,自觉做生态文明理念的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用个人的点滴行动汇聚起强大动力,携手共建“山如黛染、水似碧玉、蓝天常在、城入画屏”的美丽太原,为全面再现“锦绣太原城”盛景贡献力量。

  2023年“并州生态文明建设媒体行”新闻采访活动同时启动。该活动由市委宣传部、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市属部门以及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配合,以“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推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太原”为主题,利用两个月时间,紧紧围绕全域治山、系统治水、强力治气、综合治城等重点工作,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太原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气象、新业绩、新成效,积极回应群众关切,为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太原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2023年8月24日,市生态环境局举行执法车辆发放仪式,将统一印有“生态环境执法”规范标识的13台执法车辆,配发给全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伍。

  新型移动执法车集环境监测、环境执法、环境应急功能为一体,配备了遥感技术装备,携带便携式气相色谱仪及PM2.5、PM10、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挥发性有机物等分析仪,借助物联网、传感器、5G网络等新技术,可快速、高效地对周边环境和工业企业排放口成分进行分析并传输数据,可有效提升执法效能,节约执法成本,建立起全网覆盖的生态环境信息化监测管理和服务体系,为日常监管提供了强力保障,为基层执法工作注入了新的动能。

  此外,5月12日,我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队伍还举行了全新制服统一着装仪式。此次更换的制式服装为全国统一配备,主色调为藏青色,按照规定佩戴胸号、胸徽、帽徽、肩章、臂章的标志,臂章图案由山水组成,象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整体表达了环保人守护蓝天、绿地、净水的理念。

  去年7月26日,由市政府主办、市生态环境局承办的“太原市汾河水库突发水污染事件环境应急演练”,在汾河水库上游支流西川河马家庄桥东南侧举行。

  本次应急演练,以西川河河北庄村附近发生一起柴油罐车侧翻交通事故,罐车内近3吨柴油泄漏至西川河内,造成西川河及涧河污染,危及汾河水库饮用水源地安全为背景展开。演练过程涵盖了应急启动亚游九游会、污染处置、应急监测、回收洗消、舆情监测等各个环节,及时设置拦截坝,开展多个断面监测,迅速展开处置转移,圆满完成了预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此次应急演练具体体现了“三个实”:一是结合实际。本次演练地点选择在汾河水库上游支流,以发生事件、交通事故、运输物泄漏为背景,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二是接近实战。本次演练过程涵盖了突发水污染事件环境应急处置各个环节,掌握了“南阳实践”以空间换时间、以时间保安全的核心要义,达到了以演练促提升的目标。三是发挥实效。本次演练指导思想明确,准备工作充分,程序设置合理,应急处置得当,圆满完成了预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有效检验了我市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返回上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