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信息
亚游九游会本报热评:补齐水环境基础设施短板才能让城市更宜居
发布时间:2023-12-22

  亚游九游会近日,第三轮第一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通报第三批典型案例。所涉5省17市均存在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短板,暴露出各地存在污水直排、雨污混流、污水处理厂建设滞后、污水管网缺失等一系列问题。

  污水问题是典型的城市病亚游九游会,反映了城市建设水平,影响着群众生活质量。从典型案例可以看出,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城市居民持续增多,污水产生量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城市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却没有与城市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发展,使得污水问题在一些城市久拖未决。

  案例中的福建省龙岩市就比较典型,不仅污水管网建设改造工作不到位,老旧城区和40个城中村雨污不分占建成区总面积比例达20%以上,而且龙岩市铁山污水处理厂早在2019年就已满负荷运行,收集区域内污水产生量不断增加,污水处理厂扩建工作却直到2023年6月才开工建设。一边是管网查缺补漏、升级改造工作尚未完成,一边是污水处理厂应建未建、建而失管,旧账未还又添新账,且两者互相影响和制约,整体限制了城市污水处理水平。

  和龙岩市相似,案例所涉城市在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方面,与实际需求之间均存在差距。有的体现为“慢”。河南省洛阳市计划2021年开工建设的两家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至今未启动,应于2022年底建成的一家污水处理厂至今未建成投运。福建省泉州市污水集中收集处理工作阶段性目标要求2022年集中收集率达到60%亚游九游会,实际仅为42.8%。有的体现为“低”。海南省2022年全省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仅为55.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甘肃省天水市已建成的3座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水平低,设施处理能力不能有效发挥。有的体现为“缺”。海南省琼海市327公里的排水管网缺陷高达12898处,平均25米就存在一处缺陷。青海省西宁市城区现有8座生活污水处理厂,实际处理能力缺口约11万吨。

  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慢、低、缺,表象上是设施不健全、管网不配套、管理不到位,根源上是思想认识问题。一些地方在避重就轻、重“面子”轻“里子”的错误政绩观下,对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重视不够、决心不大、标准不高,将相关工作排到了其他事项之后。实际上,城市的生产生活每天都在继续,污水每天都在产生。在污水处理的刚性需求面前,不行动起来根治问题,不仅不会改变现状,而且会产生新的问题。只有筑牢“里子”,才能撑起“面子”,还城市健康的水环境。

  污水治理是一项复杂、长期的系统性工程,对污水治理工作缺乏系统、科学的统筹规划,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甚至为了应付检查动歪主意,都不能根治污水问题。河南省南乐县政府不从截污治污上下功夫,而是在河道建设隔堤,以农业灌溉之名通过引水回流稀释源头段河道受污染的河水,治标不治本。甘肃省天水市秦州污水处理厂运行效能低,只能采取降低处理量、大量投放药剂等措施处理污水。对于这类乱象,需依法依规进行查处。同时,应制定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长远计划。要让城市更加漂亮、更加宜居,就必须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而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之策,建设治污设施不是权宜之计,必须从长计议。因此,各地要扎实开展环境基础设施摸底评估工作,梳理辖区环境基础设施处理能力水平、运行情况以及短板弱项等问题,下定决心,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解决。要创新建设运行模式,解决融资难问题,尽快推进项目建成投运。

  根据《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行动(2023—2025年)》,到2025年,环境基础设施处理处置能力和水平要显著提升。显著不仅要体现在新增污水处理能力、建设污水管网的具体数据上,也要体现在群众对城市环境的满意度、体验感上。只有常抓不懈补齐环境基础设施短板,才能让城市发展体现质感,让宜居城市承载幸福。

[返回上级]